第四百零五章 序幕(2)(1 / 1)

大明第一公 岁月神偷 1179 字 6小时前

“是!”

梅殷起身走了,平安上前,跪在朱元璋脚下,“老爷子,有事您吩咐!”

“恩嗯!”

朱元璋重重点头,而后却突然转头,对着那边侍立的朴不成道,“让宫里多派几个女官嬷嬷去曹国公府上,他那妾有了身孕,是咱外甥的血脉,他李家人口少,不能怠慢了!”

平安顿时心中又满是不解,“曹国公圣誉之隆已到了这个地步?一个小妾怀了孩子,老爷子竟亲自派人过去伺候?”

但下一秒,他面上猛的绷紧。

就听朱元璋低声道,“有个事咱跟你说从现在开始皇城禁卫皆交给你。过完年之后你这么办”

“老糊涂了!”

两个时辰之后,朱元璋教梅殷的话就传入了皇太孙朱允熥的耳中。

咸阳宫中,他背着手带着几分愤恨,盯着那只会说话的八哥鸟,满脸阴云。

“都说我心里防备他们,有你这当爹的在,我怎能不防?”

朱允熥心中冷笑,“隔三差五,你就糊里糊涂的给你的儿子们加权。好不容易你那三儿子快不行了,我刚松口气。你这边又给其他儿子们抬起来了”

“还有,你明知燕王心怀不轨!”

“你还让他居在辽王宁王之上,你怎么不让他节制全部北方兵马?”

“殿下千岁”

“嘎”

却是那鸟儿刚叫出声来,一把让朱允熥攥住脖子,然后他双手用力一拧,嘎巴一声,那鸟儿的脖子变得细长,再无呼吸。

“你怎么不死了呢!”

朱允熥心中继续咬牙切齿的怒骂,“你死了得了!”

“他可不是老糊涂!”

李景隆也知晓了,朱元璋给梅殷的圣旨。因为他现在还是表面上的督军府左都督,而梅殷圣旨之中的关于将领的调任和安排,需要用到左都督大印。

曹国公府崇礼堂中,除了李景隆之外还有一人。

那就是如今官居应天府尹的范从文,他看着面前那份圣旨的副本,面色沉重,“他这种安排,到底用意何为?”说着,有些苦恼的开口道,“现在有些事对不上了!”

是的,现在很多事,似乎跟历史的轨迹有些轻微的偏离了。

比如说晋王朱?的病,来的好象比历史上早了点。

对李景隆而言这就象是一份答卷,考题变得似是而非了,原本记得的答案也变得模糊了。那他此时必须要相信,相信他自己的判断。

“他现在猜忌我了!”

李景隆的话,让范从文骤然一惊,“露了什么马脚?”

“他那人!”

李景隆一笑, “一辈子就不信马脚这个说法儿,他就相信自己的直觉!”

“那?”

范从文紧张起来,“怎么弄?”

“好弄!”

李景隆却是洒脱一笑,“他是不糊涂,可现在却是顾头不顾尾,有些乱了阵脚了!”

“因为不但猜忌我,也开始对他儿子有些不放心了!”

“你看他在圣旨中说的让杨文对燕王没二心,呵呵!他的话,得反着听!”

“既然没二心,为何要杨文接北平都司,甚至还要帮着辽王和宁王练兵?”

“还让辽王和宁王多和燕王亲近,哈!更是反话。将来一旦有变量,辽王和宁王他们听的是杨文!”

“无论是内还是外,他自认为都安排好了!谁都做不了妖!但是”

说到此处,李景隆忽然诡异一笑,“他忘记了最致命的一点!”

“什么?”范从文惊问。

“他那好孙子!”

李景隆抬头,冷笑道,“可不会按照他的想法做事!而且他那好孙子心中想的,比他毒一百倍!”

朱允熥可不是朱允炆,历史上朱元璋死了之后,朱允炆竟没让藩王们入京。而据李景隆对朱允熥的了解,他爷爷死的那天,就是那些藩王们来京送死的那天。

而那一天,也是他李景隆,真正开始执行篡明的开始。

“那你怎么应对?”

范从文带着几分紧张,“你现在身处京城之中”说着,他忽然给了自己一嘴巴,“我我真没用,也帮不得你什么!”

就这时,外边忽然传来李老歪的声音,“少爷,宫里赐的人都来了!”

“好生安置!”

李景隆说了一声,回头笑道,“不怕!起码他现在不敢动我!”

“你怎么如此笃定?”

“因为呵呵!”

李景隆低头,眼中闪过一丝狠辣,而后他将手中的念珠,轻轻的放在桌上,“我娘护着我呢!”

事到如今,肯定是哪里出了纰漏,让老朱觉察到了。

而老朱除了没有那么多精力,再次祭出李善长胡惟庸蓝玉那样谋反大旗的法宝之外。就是对李景隆不,对李景隆的母亲,心怀那么一点点愧疚吧!

所以他还不能让他外甥,还有那个贤惠的外甥媳妇,绝后!

大明洪武三十年,九月十一,燕王世子周王世子,以及高阳君王朱高煦,朱高燧。周王次子,三子等皇孙,联袂进京。

浩大的车队开进京城,引来军民人等欢呼叩拜。

而谁都没注意到,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在朱高炽等人进城的刹那,从队伍之中偏离。

马车在京师的街道之中,七拐八拐。最终在一处宅院门前停住,一名帐房先生打扮的人,从车中出来迈步进院。

但进了院子之后,却又从另一个暗门出去,穿过小巷进了另一辆驴车。

“师父”

帐房先生刚进驴车,一名年轻的书生就靠了上来,低声道,“您有何吩咐?”

“传话给太原那边!”

帐房先生满脸阴云,“快些操作,迟责有变!”

那书生悚然而惊,“师父,再快些,怕是将来能看出来!”

“尽量要快!”

帐房先生冷声道。

那书生看看他的脸色,不敢再多说。

只是向外边的车夫道,“栖霞寺,快点!”

吱嘎吱嘎,一头驴拉着车夫带着车厢之中两人,吃力的从小巷之中走出,消失在夜色之中。

但就在他们消失不久,两个人影从角落中冒出来,看着驴车消失的方向,连连冷笑。

“有时候,我觉得大哥会点什么?”

其中一人说话,他满脸络腮胡,眼神有些阴冷。

不是旁人,正是景川侯曹震之子,如今隐匿在李景隆亲卫之中的曹炳。

“你瞧,算得多准,就知道这儿有猫腻!”

他身边,金镇冷笑,“会啥?他是神仙?”

“那他咋知道燕王世子身边有鬼鬼祟祟的人?”金镇不服道。

“呵!”

金镇摇头,“没有就见鬼了!”

“那他咋知道,他们藏身之地就在这两条街巷?”曹炳不服。

“你当大哥巡检兵马司那些人是吃干饭的?应天府那些人是吃干饭的?”

金镇瞪眼,“大街小巷,哪有泼屎大哥都知道!”说着,他低头看看自己的拳头,“再说,这事还不好查!”

“查啥?”曹炳茫然。

“徐家的产业呗,呵呵!”

金镇在拳头上呵口气,擦擦小拇指上的戒指,笑道,“盯着徐家,就是盯着燕王!”

曹炳叹口气,“不管怎么说,大哥都是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