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这是真的?”
章溢与刘基、李贞等人,顿时满脸惊喜。
当然,心中还有一丝深深的震撼。
“军师,您还说您性子懒散,对这些不关心!”
李贞轻笑着说道,“没想到,您对辽东之地这般了解!”
刘英一怔,连连摆手。
“李侍郎说笑了,我这些都是道听途说的!”
一旁,刘基拱手嘿笑道,“军师,这是在工部,咱们都是自己人,您就别藏着了!”
刘敬也说道,“正是,军师,您也再说说,漠北与辽东之地,如何治理呢?”
“是啊,军师,您就说说,下官等人,保证今日之谈,不会让外人知道丝毫!”
“军师”
一众官员纷纷劝道,笃定刘英肚子里肯定有货。就是性子疲懒,不想多说。
刘英则满是无语,对于这些事,他能有多大才华,不过都是后世带来的知识!
嗯?
想着,刘英脑中灵光一闪。
“咱脑中,还真有一些想法。”
“还请军师赐教!”
李贞与刘基等人,顿时满脸期待的看向刘英。
刘英道:“若要治理辽东与漠北,照搬中原之法行不通。”
“首要者,非建坚城,而是通路!
要以驿站为骨,商路为脉,让中原大地的商贾与货物,可流进漠北与辽东之地。
另,再将漠北与辽东之地所产出的物资,运送至中原!”
“驿站?”
李贞和刘基等人,都是再次一愣。
刘英微微点头,道:“漠北与辽东之地地广人稀,建大坚城,太耗功夫,不若建驿站。
在沈州、应昌、上都、和林这些城池之间,建驿站。
驿站需筑小型堡寨,兼顾水草与安全。”
“驿站间距,需为半日路程为主,可在数村之中建造,未来可为集市所在。
驿站兼具传递军情、转运物资、接待官员商旅、提供补给乃至小型驻军等功能。”
“军师,这便是一座小城啊?”
李贞与刘基等人,再次满脸惊诧。
“只是小城堡,还不到城池的程度!”
刘英轻笑着解释道,“当然,若日后,这些小城堡人数多了,那便可继续扩建,成为真正城池。”
“另,可调派一些兵士,以及愿意前去辽东与漠北的工匠,与一些奴役、犯人汇合,编组为营建司,专筑路、修桥、建城、兴修水利!”
“这些工匠,与兵士,除了基本的工钱与军饷之外,他们每出去一日,都可享受一日的补贴。
“补贴?”
刘基与李贞等人,再次一愣。
“正是!”
刘英微微点头,“他们本是我大明兵将、工匠,若随军或在老家,能赚更多。
不让他们多赚一些钱财,如何能让他们前去营建辽东与漠北之地?
我大明如今,国力强盛,多给他们一些钱财,只要能将漠北、辽东之地营建好。
漠北与辽东,也可成为我大明富地。”
“另,他们若将辽东与漠北之地营建完善。日后,西域、高丽、倭国,甚至海外那些蛮夷之地,也有由他们前去营建!”
“军师圣明!”
刘基目露精光,有些明悟过来。
“若我大明真的可组建如此一支营建大军,不仅可以筑路、修桥、建城、兴修水利,必要之时,还能当一支奇兵!”
“还能如此?”
“军师果真奇思妙想!”
“此事,陛下定然会同意!”
有了刘基开头,李贞与刘敬、章溢等人,也瞬间都明白过来。
一个个,满脸震撼,还有一丝兴奋。
“此事有何章程,便交给诸位了!”
刘英轻轻一笑,继续说着,“若要治理好漠北与辽东之地,对于当地投降的百姓与兵将官员,也当有一些优待。
尤其是对我大明有好感,主动归附的部族,要给他们特权。”
“给他们更多的田地与草场,也可招募一些他们的青壮,编入驿站护卫或商队护卫,让他们对明人身份有着更欢喜的认同。
但,要严令他们,不准劫掠商旅、袭击驿站。
若有违反者,派出大军,严惩不贷!”
“是!军师!”
“还可以发布一些政令,鼓励那些商贾们,组成大型商队,携盐、茶、铁器、布帛等深入辽东、漠北,与蒙古部族、女真部落贸易毛皮、牲畜、药材。
这些,也可让朵儿只与阿鲁灰那些蒙古铁骑,朝廷也派兵保护商道,也可设置榷场,抽税充实边用。”
“是!军师!”
“最主要的是,要软硬兼施,用火器威慑,再怀柔对待降兵降将”
工部正堂内。
刘敬、王国用、王祐、章溢等几位郎中,不知何时找来几张纸张,快速记录着刘英说的话。
见此。
刘英目光不由有些古怪,但也没阻拦。
半晌。
刘敬与章溢几人,才放下手中纸笔。
刘基与李贞两人上前,挨个检查了一番,发现没什么遗漏的点后。
几人又恭恭敬敬的朝着刘英拱手行礼,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敬佩的光芒。
“军师果真乃国之大才,高瞻远瞩,句句都为定国安邦之策!”
“军师放心,下官等人,这就将这些治理之策,整理条陈,上奏给陛下!”
“嗯!”
刘英轻轻点头,“诸位若还有好的良策,也一并写上。
若没有,剩下的就交给东阁与吏部、户部那些官员们。
他们也都为我大明贤臣,一个个也定有更多的良策!”
“军师所言极是!”
“军师放心,下官等人都明白!”
刘基与王国用等人,顿时满脸嘿嘿轻笑。
东阁能有良策,他们还能理解。
但吏部、户部那些官员?一个个不能称之为庸才,但绝对不是什么贤臣。
若再将这些良策上奏给陛下,陛下与那些人所上奏的条陈对比一番,那种场景
想想,他们都觉得军师有些蔫坏!
但,想想,也莫名的有些兴奋。
又用了一日功夫。
李贞与刘基、章溢等人,将刘英说的那些策略,整理出来。
甚至,还将一些施行细节,都给详细写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李贞与刘基两人,就带着条陈入宫,亲自上奏给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