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朕是大明皇帝(1 / 1)

朱元璋一家三口为首。

身后,刘英、李善长等文官一列,徐达、汤和等武将一列,登上奉天门。

所有人都满脸激动,他们期待了这么久,终于要建成一个国家。

朱元璋站在前方,看着奉天门下场景,整个人顿时心神一震。

在奉天门外。

最前方,是两排高举大旗,身穿红色盔甲,身披红色披风的拱卫司兵将。

后方,则是一块块军阵一样的队伍。

最中间,是两列武将与官吏。

最后,依次往两侧排列,是蒙古百姓、应天百姓、濠州百姓、钟离百姓、太平百姓、扬州百姓、平江百姓

近百个方阵,数百杆红色大旗,飘荡在整个奉天门前面,浩浩汤汤。

所有人,都目光灼灼,满眼期待炽热的盯着城门上的朱元璋。

朱元璋好似看到,整个吴国,三千万百姓,都站在

整个人浑身发颤,浑身热血宛若十万铁骑,在体内冲刺。

刘英也是一阵恍惚,随即鼓足力气,朗声喊道:“恭请大明皇帝宣读登基诏!”

声音通过城门上那几个巨大的朱红大喇叭,传进所有人耳中。

朱元璋轻吸了口气,往前走了一步,试图让下方所有百姓与官吏,都可以看到他。

“朕是大明皇帝,本来是一个濠州钟离一个佃农之子。

但暴元无道,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天怒人怨。

天命降身,朕得天赐英贤刘英、徐达、汤和、李善长辅佐。

征战数年,建吴国,均田亩,铲除贪官污吏,驱逐鞑虏。

百姓富庶,国家强盛,万民归心

朕今日登基,定号大明、建元洪武。

朕为皇帝,必以百姓为本,勤政为民。”

“朕必继续均分田亩,使全国百姓都有良田耕种,百姓皆可吃饱,家中有余粮!”

“朕必任用贤才,使大明吏治清明,海清河晏,人人有衣穿,有房屋遮风避雨!”

“朕必真心对待百姓,不允出现任何贪官污吏与恶霸大户,守护百姓钱财!”

“朕必讨伐暴元,驱逐鞑虏,恢复我汉家天下!”

“朕必大兴教化,藏书于天下,人人皆可读书!”

“朕必”

随着朱元璋宣读完诏书,奉天门外所有百姓官吏,包括那些蒙古人、苗人与商贾们。

一个个,满脸激动。

李善长与秦从龙等官员,也都是一阵恍惚。

这哪是诏书,这是对百姓,对天下的承诺。

历朝历代,哪位天子登基,会是这般?

但这样的皇帝,才是让他们的放心的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奉天门下,一个声音出现。

数万人,都齐刷刷跪下,高呼万岁,欢呼不已。

有这样的皇帝,他们这些百姓才能活命啊!

见此。

刘英与李善长、徐达等人对视一眼。

随即,也都齐呼万岁。

片刻后。

众人冷静下来。

朱元璋册封马秀英为皇后,朱标为皇太子。

文武百官与城门下的百姓兵将们,一个个也都欢呼不已。

马皇后的名望也不低。

至于朱标,身为吴王陛下嫡长子,为皇太子也是应该的。

接着,

朱元璋又以皇帝的身份,带着一众文武百官,还有各州府代表,蒙古百姓,去祭告天地。

本来。

按照原本流程,朱元璋应该先祭告天地,按照儒家的君权神授学说,还有元朝的建立和倾覆,自己的势力的兴起和发展,都给天地讲述一遍。

然后,请求上天批准他朱元璋登基称帝,建立新的皇朝。

但是,他朱元璋已经天命在身,也为了简化流程,就无需请求了,直接登基后,再告知。

祭告完天地。

朱元璋就算是得到上天批准,也得到臣民承认的正统皇帝。

正式成为一个新皇朝的创建之君。

他死后的庙号就是“太祖”,也可谥曰“高皇帝”。

随后。朱元璋又带大队人马,来到太庙。

祭拜一众朱家祖宗,并追尊高祖父为“玄皇帝”,庙号“德祖”,高祖母为“玄皇后”;曾祖父为“恒皇帝”;庙号“懿祖”父亲为“淳皇帝”,庙号“仁祖”,母亲为“淳皇后”。

然后,再祭告社稷坛。

这一切都完事。

也到了下午。

整个应天城内,一片狂欢。

在吴王宫门前、菜市场、各个城门口这些宽阔的地方,都已经搭设大台子。

上面,大多都是戏曲。

至于朵儿只和阿鲁灰这些蒙古人的节目,也都是蒙古那般的舞蹈。

不过。

底下的很多百姓和一些官吏,则是喜欢听他们是怎么被陛下与军师他们俘获的。

对于这些,朵儿只和阿鲁灰这些蒙古人,也早都不怎么在意。

有人喜欢听,他们就讲述。

而在旁边维护秩序的兵马司兵将,竟然也有将校参与过那些大战。

于是。

两方人,就直接在台子上,开始详细的讲了起来。

这些,可比那些戏曲好听多了。

甚至,到了最后。

讲着讲着,。

说到这个,朵儿只和阿鲁灰这些人,讲的声音更大。

说起,他们蒙古人是蒙古人,元廷是元廷。

他们这些蒙古贵族,在蒙元日子也不怎么好,他们有多么惨,麾下那些蒙古兵卒,日子也是有多惨

这一下,就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见此。

朵儿只和阿鲁灰等人,说的更加起劲。

从此,他们是大明的蒙古族百姓,不再是元廷的蒙古人!

与此同时。

在隔壁,也有苗人像是朵儿只这样,表演,和蒙古人、汉族百姓交谈。

说着,说着,所有汉族百姓与蒙古百姓,都开始同情起苗人来。

甚至,一些经常斗的死去活来的人,在这些台上,表演完节目,也都开始聊天,沟通。

往日一些心结,借着这次机会,也都开始渐渐说开。

这下,所有人都更是激动。

他们没想到,陛下登基欢庆大典,他们竟然还有这种好运。

这些情景。

朱元璋带着刘英与徐达等文武百官,也都看了一遍。

“陛下大典,万民归心,其乐融融,恩怨自消,真乃古今第一帝。

今日盛事,定可流传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