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雍泰,你想要什么封赏?(1 / 1)

整个大殿内,祝贺了整整一刻钟,那些官员们,才缓缓停了下来。

朱元璋也平复了心情,但嘴角的笑容,仍是压制不住。

于是,他便忍不住看向

“此战大捷,是军师献上‘以元帝父子为饵,聚而歼之’的方略,居功至伟!

若非此计,岂能引蛇出洞,毕其功于一役,一举荡平北疆大患?”

“雍泰,你说说,你想要什么封赏?”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刘英身上。

闻言,刘英出列,朝着朱元璋深深一揖,脸上仍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陛下谬赞,微臣愧不敢当。

此战大捷,全赖陛下圣心独断。

另有徐将军、汤将军及前方将士浴血奋战,朵儿只、阿鲁灰等归附将士鼎力相助。”

“微臣不过纸上谈兵,借机献策,略尽本分而已,不敢言功。

如今,北元可灭,辽东、漠北之地也为我大明探囊之物。

这些地方,百废待兴,吏治、屯垦、安抚、防务,千头万绪,此皆陛下与诸位同僚需殚精竭虑之大事。”

说着,刘英便抬头看向朱元璋。

“微臣所请,唯有一事。”

朱元璋顿时感到一丝不妙,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又不能反悔。

“雍泰但说无妨!”

“微臣恳请陛下,恩准微臣辞去工部尚书一职,归家歇息几日。

“”

大殿内,原本还洋溢着的庆功的喜庆气氛,瞬间被抽走一空。

一众大臣,都是面面相觑。

唯有一些大臣与武将,只是错愕了一下,便都恢复平静神色。

这是军师能做出来的事!

上方,朱元璋的脸色,直接僵硬了片刻,随即便是满脸无奈。

再次坐回龙椅,身体微微前倾,盯着刘英看了片刻,这才有些无奈的调侃道。

“刘雍泰啊!刘雍泰!你这厮又疲懒开了

但北元刚灭,辽东漠北尚未全部收复,四川也未收复。

高丽、倭国,海外诸蛮夷之国,也都未派出水师巡察。

还有工部火器、军械、道路、水利、营造,桩桩件件,都关乎国本!

尤其是辽东、漠北新定,急需营建城防、疏通道路、屯田安民,哪一样离得了工部的支撑?离得了你刘雍泰的脑子?”

“你要歇息?你歇息了,工部遇到什么问题,要询你意见,你可会去理会?”

听此,刘英心中,也不由满是无奈。就知道是这样,老朱这货,就是最黑心的无良资本家。

今日的辞官,又成功不了了。

“陛下”

但刘英还想再争上几日,哪怕让他歇上几日,躲过这阵子也好。

朱元璋大手一挥,直接打断刘英的话。

“雍泰,你的功劳,咱记在心里了!

北元虽灭,但这万里疆土,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

“你就给咱在工部好好待着,一直到建起咱大明万世不灭的明人精神来

等咱大明真正四海升平,万国来朝,你再跟咱提!”

“万世不灭的明人精神?”

“敢问陛下,这是何物?”

李善长与费聚等人,又都是满脸疑惑,更多的是好奇。

这种精神,他们好像从来没有听到过任何消息。

“万世不灭的明人精神啊”

这会儿,朱元璋也就没想着瞒着

因此,他也就借机,将这事说了一遍。

“前几日,军师给咱讲,要想让咱大明万世不灭,便得先建立明人精神,便如同大汉那般”

随着朱元璋的叙说,殿内,李善长与秦从龙、范常这些东阁大学士,都是满脸激动至极,更不用翰林院、礼部那些官员了。

一个个,双目圆瞪,振奋不已。

“陛下圣德,汉有汉人精神,我大明必有明人精神!”

“陛下,微臣愿辞官,前去开创书院”

“陛下,微臣”

瞬间,便有十数个官员,想要辞官。

朱元璋直接愣了。

周围,那些官员,一个个也是愣住。

军师喜欢辞官,那是军师不贪恋权势,性子慵懒。

你们这些人,一个个往日是什么状况,大家伙谁不知道?

而且,没了官员俸禄,你们全家老小

“真是老奸巨猾!”

“好个奸诈之辈”

忽然,一个官员心中闪过一个念头,顿时明白了这些身旁同僚的打算,心中大骂不已。

这些老混蛋,看到官场上升不上去,就想换一个思路,去当个书院山长,去培养他自己的学生,去治理他们的藩国,去宣扬他们的自个的学说,去给他们扬名

这些老混蛋,一个个平日不显山不露水,到了这种时刻,一个个的算盘,就都打出来了!

不走官途,想要走儒学道路!

一些官员瞬间也想要出列请辞,但一想到自己貌似不用请辞。

依照他的官位,哪怕是水师要出海四处攻略蛮夷邦国,他们也能有机会,去其中占点好处。

至于能不能从那些蛮夷邦国内占点好处出来?

这些官员们,一个也不怀疑。

宋时,那些海外巨贾,一个个便是最好的例子。

现在,大明朝国力如此强盛,若有水师保驾护航,他们这些人,必然能赚到钱财。

唯一可惜的就是,此次是水师主导,那些武将们,占的好处,会超过他们这些文官。

上方,朱元璋嘴角微翘,也能明白这些官员们,一个个打的都是什么主意。

但,他们之前要是请辞,他或许还会同意。

现在,发现有利可图,就想要请辞,做梦!

辽东与漠北,可是需要大量官吏的时候。

想着,朱元璋便冷哼一声。

“想要请辞的那几个,你们心中打的什么主意,咱心里也清楚。

但军师辞官,咱都不让,你们还想辞?”

那些官吏,眼中都是闪过一丝恐慌。

朱元璋话题一转,又道:“尔等想要请辞也可以,等辽东与漠北安定下来,一切都理顺之后,咱便不再拦你们!”

一众官员,心中顿时再次一惊。

“多谢陛下!”

“行了,都站起来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继续道:“咱今日给你们说这些,是让你们心中有个底。

你们跟着咱朱元璋,哪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咱都记得,不会忘了你们!”

“但,不论你们心中有什么小九九,先干好在大明的政务!”

“陛下圣明!”

“微臣遵旨!”

一众官员,心中一喜,连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