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贺喜陛下(1 / 1)

“这”

李善长脸色一僵,讪讪道:“军师,但若能将他们尽早押解回应天,那便可少让残元大军与蒙古部族,少联合一些大军!”

刘英淡笑道,“情况都差不多!”

李善长还想争辩什么,朱元璋猛的站定,目露精光。

“就按雍泰的法子来!”

“放长线,才能钓大鱼!把元帝父子押回来,不过是锦上添花,只能让大明的百官看看,让百姓们乐乐。”

“但若能用他们作饵,把漠北那些躲藏的老鼠、饿狼,一股脑儿引出洞来,聚而歼之!

这才是真正一劳永逸,彻底断了北元的根!”

“至于会出现意外,咱也能担着,左右不过,将彻底覆灭暴元的时间,多增加一年而已!”

说着,朱元璋猛的看向李善长与刘英两人。

“就这么定了!”

“雍泰,但咱在殿内,已经让五军都督府与礼部商议,押解元帝父子回来应天,可有何见解?”

李善长闭口不言,这种大事,这位陛下都敢听刘英的建议,他这个东阁大学士,还能再劝谏什么?

刘英道:“回陛下,可让徐达与汤和他们,将元帝父子押回京师的时间,延长半个月,或是一个月!”

“善!”

朱元璋目露喜色,直接同意刘英这个建议。

“郭英,传咱密旨给徐达、汤和!”

“微臣在!”

郭英急忙拱手听旨。

“让徐达、汤和他们商议,做出押送元帝妥懽帖睦尔、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回京师的假象。

给那些只会躲藏逃窜的残元大军与蒙古部族,一个可以营救的希望和计划,将那些人一起引诱过来,争取一战歼灭!”

“给他们一个月的时日,时间一到,不管战事如何,都需将元帝父子,交由五军都督府与礼部,押解回京师!”

“喏!”

郭英大声应道。

朱元璋继续道:“此战,不需可以俘虏,不需仁慈。

要打出咱大明的天威,让他们给咱大明,杀出一个百年太平!”

“喏!”

郭英心中一凛,急忙应道。

同样。

一旁的李善长与刘英两人,心中都是一凛。

这次,辽东那边,必然要血流成河,尸首堆积如山了!

朱元璋又看向刘英。

“雍泰,工部可还能再给北征大军那边,送去一些炸弹?”

刘英直接道:“回陛下,还能送去三万颗!”

“如此,胜算再加上一成!”

朱元璋面色大喜。

刘英道:“陛下放心,此战是残元来攻,并非我大明大军背着那些火器与炸弹去追着他们打!

我大明大军,占据优势!”

“占据优势?”

朱元璋愣了一下,也反应过来了,是啊,现在大明大军习惯用火药炸弹杀敌。

若是能在城中,用炸弹火药屠杀城外的敌军,那对于北征大军来说,还真是优势!

来的残元大军越多,优势越大!

“雍泰所言,是极是极,咱心里更是踏实了不少!”

随后,朱元璋又看向一旁的李善长。

“百室,礼部那边,你亲自去给他们交代,不要告诉他们具体内容,但也不要让他们去了上都后,去催促徐达他们!”

“哪怕是他们猜测到一些,你也让他们嘴巴严实一些,要是他们给咱将这些消息透露出去,咱剥了他们的皮!”

“臣遵旨!”

李善长连忙躬身应诺。

“行了,都去忙吧!”

朱元璋挥挥手,刘英和李善长两人,连忙躬身退去。

出了殿门。

李善长忍不住朝着刘英道:“军师,此战真可功成?”

“那得看安心蒙古部族与残元大军,对元帝有多忠诚了?”

刘英淡笑道。

李善长一怔,随即也反应过来,缓缓张大嘴巴。

刘英轻轻一笑,也没多理会。

这次,他貌似严重压制了老李的成长,脑子都不好使了。

不过,这样也好,他也算是救了老李一命,可惜老李不懂得感恩图报。

好在,他刘雍泰也不是挟恩求报的人!

回到工部,带着李贞与刘敬两人,前去军器局开始干活。

点齐三万颗炸弹,装车,装船。

由水师战船,运去北平。

至于郭英,早已安排心腹,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赶去北平,赶去辽东之地。

李善长,也找到礼部尚书王恺。

低声交代一番后,留下一脸震惊的王恺,李善长又去找户部、找吏部、兵部。

这件事,刘英是轻松了,只需运送粮草辎重与火药炸弹。

但他李善长,得沟通安抚礼部,还得让吏部准备官吏,随时派去北平,去辽东填坑。

还要去户部、兵部

整个应天城,或者是整个大明,都在翘首以待,想等着观看从北方押回的元帝与元皇太子。

但,一连等了半个月,都还没看到半个人影。

一直到,一个更爆炸的消息,从北方传了回来。

北征大军押送元帝与元皇太子回京师之时,漠北与辽东之地的蒙古诸部,联合元廷残军,合计三十万大军,朝着上都杀去,欲要夺回元帝与元皇太子。

好在,北征大军提前有防备。

在上都城下,北征大军与残元大军,血战五日,尸横遍野。

三十万元廷残部与蒙古联军,在徐达、汤和将领的运筹帷幄与炸弹火器的猛烈打击下,丢下十余万具尸体,想要退走。

常遇春、邓愈等部及时赶到,内外夹击,残元大军与蒙古诸部再次死伤无数,仅有数万残兵在绝望中溃散入茫茫草原。

元廷在漠北与辽东最后的精锐力量,就这么丢在了上都城下。

看到这么一幕,元帝妥懽帖睦尔与元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等人,满眼绝望。

阿鲁灰与朵儿只,还有那些元廷降兵降将,也都是满脸呆滞。

消息传出,整个大明顿时沸腾了。

“天佑大明!”

“陛下圣德啊!”

“贺喜陛下,此乃千秋之功,社稷之幸!万民之福!”

“陛下洪福齐天!圣德巍巍!此役大捷,实乃陛下运筹帷幄之功!”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北元已灭,四海升平指日可待!”

“此战之功,足耀千古!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哈哈哈”

奉天殿内,一众群臣,都是满脸狂喜,大贺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