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尔等是奸细?(1 / 1)

下午时分。

朱元璋就让东阁文渊阁,发下通知。

对于军师田中那千亩良稻的分配。

四石良种,指挥使与侍郎以上官员,均分至于那剩下的三石良种,三千多石呢。

所有官吏武将,都可购买五石,但需用名下田亩数额来买。

绝对不能超出,防止有人多买,再用高价转卖出去。

价格,也是和四石良种一般价格!

谁想买,谁就买吧!

尽管如此,一众官吏与武将,都是满脸喜色。

虽然高了两倍,但足够了!

只要一年,他们就都能赚回来,甚至还能多赚。

甚至,不到三日的功夫。

这些消息,便已传遍整个吴国所有府县。

距离较近的官员武将,都纷纷派人,前去购买良种。

在太平与扬州、镇江等地的王奉城与刘六等人,自然也听到了。

于是。

这几个人顿时慌了。

“大人,咱等不能再给这些收粮,若由吴王将那些良种都卖完,我等回去,定要受责罚!”

王奉城抬头,看了一眼田边,正在巡视的那些兵将,眉头微皱。

“这些兵将,恐不会让我等轻易离去!”

“嗯?”

那名护士一愣。

“大人,我等只是他们请来的帮手,我等可随时离去!”

“但我总有一种感觉,他们好似已经知道我等身份!”

“什么?”

围绕在王奉城周围的一众护卫们,都是一怔。

“大人,我等割稻速度,并不比那些稻客差”

一个护卫急忙说道,他们从军之前,也都是百姓佃户。

对于这些长势丰硕的稻种,是真心喜爱。

割起来,也都卖力的很。

“算了,本官去与他们说说!”

王奉城轻叹一声,拿着镰刀,朝着远处的一个总旗官走去。

“你有何事?”

不等王奉城说话,那总旗官便率先开口,“你们这一伙稻客,虽然割稻速度没别人快,但干活也都勤快老实。

明日,这个村子的稻谷就会割完,你们结完工钱,隔壁还有村子,去请你们割呢!”

“”

王奉城又有些惊疑,这个武将这般客气,真不知他们身份?

“这位将军,我等已赚够去应天的钱财,便准备停手!”

“哦?你们去应天作甚?”

“俺们是去应天投奔乡人!”

“乡人?你们乡人在应天作何?”

“这”

“哼,吞吞吐吐,早看你们不对劲了!身为稻客,割稻如此不熟练,尤其是你,时不时就偷懒,皮肤还这般白嫩

你们难道是奸细?”

“我是天完国使臣”

不过,不论王奉城如何解释,那总旗都不信,也是真不知王奉城的身份。

一众兵将,直接将王奉城等人,当做奸细看押,带上脚镣,强迫割稻。

同时,派人向上禀报。

等最后,消息到了应天。

刘英不由一脸幸灾乐祸。

“殿下,王奉城这厮还真是倒霉!这下,他们可能连工钱,都没了!”

“他若不要脸面,咱还是可以给他工钱的!”

朱元璋满脸揶揄。

“报!”

这时,郭英再次从殿外走了进来。

“可是剩下那三伙人,也有消息了?”

“殿下英明!”

郭英一脸揶揄,“殿下,不知这些人都怎么了,好像约好一样,竟然也都着急要来应天。”

“张士信那些人,割稻更是不行,戴上脚镣,强迫割稻子。”

“张阿三这些人,倒是割稻子是把好手,就是嚣张的很,也被一顿重揍,戴上脚镣”

“刘六这厮倒是好点,一群人扮作商人,但一直在各乡镇转悠,被巡检与一众兵将怀疑,也当做奸细,押去割稻。”

“哼,给他们一个教训,看他们还敢不敢这样!”

“殿下英明!”

郭英奉承一句,又轻笑着问道:“殿下,可要多关他们几日?”

“不用关了!”

朱元璋直接摆手,“他们已经亮明了身份,也给咱吴国割了好几日稻子,咱也知道了,便派人带他们来应天吧!”

“是,殿下!”

郭英拱手应了一声,便退了下去。

殿内。

朱元璋轻轻呷口茶,“雍泰,你觉得他们这般着急来应天,是为了什么?”

“殿下,应是为了那些稻种!”

“哦?”

朱元璋眼睛微眯,微微点头,“还真是如此。”

“雍泰,你说咱该不该卖给他们?”

刘英想都没想,便是直接说道:“殿下,可卖三石稻种。

至于四石稻种,咱吴国一众武将与官员,都还不够分!”

“善,咱也是这般想的!”

四日后。

王奉城与刘六、张士诚等四个使臣,再次进入吴国。

肉眼可见,每个人都晒黑了不少。

几人,进入王宫后,看到这般金碧辉煌,气象森严的宫殿,众人都不由瞪大眼睛,满心惊憾。

他们早就听说,吴国一众大臣给吴王朱元璋建造的王宫,宏大如城,金碧辉煌,已远超大都元帝的宫殿。

现在看完,他们才相信。

确实如此,一个个不由满脸目羡。

心中更是腹诽,朱元璋真是奢侈浪费,恐怕将吴国家底,都花在了吴王宫上。

等进入奉天殿,几人更是满脸震撼。

坐在殿上。

朱元璋一脸肃然,“尔等身为使臣,为何偷偷潜入我吴国?”

“殿下恕罪,我等之前已来过吴国,早已熟悉路程,就没想着劳烦吴国诸位官吏!”

“正是!”

“殿下明鉴,我等绝无恶意”

“没恶意?”

朱元璋轻哼一声,“那来了吴国,又躲在太平、扬州、镇江等地,甚至冒充稻客,或是商贾。

诸位,这如此怪异行径,让咱如何去猜想?”

“这”

王奉城与刘六等人,再次满脸讪笑。

“殿下恕罪,我等之前也都为农户,看到吴国稻谷遍地金黄,稻穗沉甸,丰收在望,便手痒难耐,忍不住去当了一次稻客!”

“对,对,吴王殿下明鉴,我等从未见过吴国长势这般好的稻谷,就想着去割上两日!”

“哦?”

朱元璋也没为难,继续调笑,“尔等身为使臣,这般轻慢,岂不怕耽误大事?”

“殿下明鉴,我等正是为稻谷前来!”

王奉城直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