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织毛衣之事(1 / 1)

有几个武官,还时不时看上朱元璋两眼,眼中闪着激动。

但这么多人,方才军师也没介绍,他们也不敢贸然见礼。

至于朱元璋,整个人还有些懵。

不就是分发毛线团而已,这些六七十岁的老头子,怎么好像是发粮发钱一样,这么着急?

“嘿嘿军师见谅!”

那十多个老头,也察觉到什么,连忙捂住,起身,往后退了几步,但一个个,也都眼巴巴的看着刘英。

刘英也终于可以舒缓了一口气。

这些人不刷牙,尤其是这种老头,还喜欢乱出一些东西。

嘴里呼出的气,比生化武器还要厉害。

“诸位这么大年纪,怎么还大老远往城里跑。”

刘英苦笑一声,“不仅仅是诸位,就是诸位身后的这些村长,乡里的武官巡检,只要是男丁,都不给分发毛线团!”

“军师,小人”

那几个老者顿时急了。

刘英急忙道:“诸位别急,咱给你们好好说道说道。”

“咱知道,你们编制鱼网、地毯,甚至是编制篾箩筐、草鞋这些,手艺都厉害的很。

但,织毛衣,要的是心灵手巧,很少有男人能织好!”

“咱也试过,门口这些兵丁、那些官吏,都试过。

他们织的不仅慢,一个个还歪歪扭扭,乱七八糟,简直是糟践好东西!”

“而那些妇人,一个个天生就会这些,她们一学就会,织的还非常好。”

“而且,咱这里现在收上来,清洗挑选出的羊毛、棉花,也不是太多,价格也都不便宜,经不起浪费糟践!”

“军师,俺们真能织好!”

还是那个刘大手,仍是满脸倔强的说着。

“真能?”

刘英笑着问道:“你在村子里,可上手织过?”

“这”

李大手神色愤愤道:“村里那些妇人,一个个将这些当做心肝宝贝一样守着,根本不让俺碰一下。”

“甚至,俺看一眼,她们都不让”

“诸位呢?”

刘英又看向后面那些老头。

这些老头,一个个也都摇头。

“军师,您就发发善心吧,俺们都老的没了力气,甚至都走不动路了,干不了活,只能靠这个赚钱了!”

“是啊,军师”

“行了,行了!”

刘英有些头痛的摆了摆手,一个个说话中气十足,大老远来到城内,跪下起来都这么利索,结果告他刘英,他们走不动路了?

“所有男丁,都别耗着,也都别存着侥幸。

“来个人,找上五个线团,再给他们二十根棒针,让他们挨个试!

谁要是能织好,就给他们发放线团!”

“是,军师。”

一个小吏与一个商贾管事,连忙拿来线团和棒针,还有一些早有找来正在纺织的妇人。

让这些老头挨个试。

但,无一例外。

他们怎么拿棒针,怎么别扭!

至于织毛衣?

磕磕绊绊绕了半晌,才织出一个指头那么大的地方。

反观一旁的那四个妇人,一个个织的又快又好。

“好了,好了,诸位就莫要试了!”

刘英连忙下令,不要让这些老头继续试织。

“军师,俺再学学,真能学会!”

“是啊,军师,俺们再学学”

这些老头顿时急了。

“还学什么?”

“你们这些老者,整天异想天开,你们以为,就你们来试过?”

“这大半个月下来,俺们这些人,早就试过数百个像你们这样的老头了!”

“哪怕是让你们学上一个月,都学不会!”

“哼,别以为俺们不知道你们这些老头在想什么?”

“学会后,也拿上一些线团,坐在大树底下,好去和那些妇人学织布?”

“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有这么多花花肠子?”

“还有,你们别以为这些毛线给了你们,你们就可以胡乱织了,要是织坏了,少了,都是要赔的”

“这,军师,俺们?”

这下,一众老者,都不由满脸讪色。

刘英自是知道这些老头都在想什么,但也毫不留情。

“好了,你们就死心吧!这些毛线,都是那些商贾从各地买回来的羊毛与棉花,洗漱干净,去掉羊膻味

挑选出来,捻成毛线,一个个上面,都花费了不少钱!”

“咱不可能白白给你们,让你们去糟践。

要是坏了,少了,不是咱工部派人去找你们赔钱,就是那些商贾派人去!”

“到时候,你们不仅赚不了钱,还要亏上不少钱,得不偿失!”

“行了,你们都去一旁歇着吧,一会吃完饭,就跟着回去。”

“多谢军师,多谢军师!”

一群老者,只好连连感谢。

那些村长与武官、巡检,也都连忙呵斥,让这些老者去一旁老实待着,不要乱动。

等到这些武官、巡检再次过来。

刘英则是丝毫不客气。

“你们这些人,整日耍这些小聪明。

就算带再多的老者过来,咱也不可能让他们多带走一团毛线。”

“军师误会了,这些老者都是五十多岁,甚至是六十多岁,是各村长者。”

“他们都想织毛衣,俺们怎么劝阻都不听,一个个还直接耍起无赖,睡在俺们门外,甚至是跪在俺们门外不起。”

“军师,俺们真没有办法啊”

刘英与刘敬等人,听的满脸无奈。

这些老头,还不能打。

一打,绝对出问题。

一旁,朱元璋也听了个大概。

刚才,他是有些误会那些官吏了。

“织好的毛衣是什么样子的?这些老者织一条毛衣,能赚多少钱?”

“微臣参见”

一个巡检还没说完,便看到刘英怒目盯着他。

“这里人太多了!”

“小人太激动了!”

那巡检连忙拱手赔礼。

“走,去一旁说!”

朱元璋找了个宽阔人少的地方,走了过去。

“多谢上位!”

那巡检连忙感谢。

跟在刘英等人身后,快步跟了上去。

“上位,小人问过,那些村里妇人,若是白天无事,整日都在织毛衣,四日左右,便可织成一件毛衣。”

“而一件毛衣,织费为一百文。”

“一百文?”

朱元璋轻轻点着头。

四天赚一百文,对于一个妇人来说,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