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主动纳粮(1 / 1)

“老婆子,老大,老二,稻谷熟了,快下地收稻子!”

瞬间。

一大家子人,大人小孩一同出动,拉着板车,朝着田地跑去。

随着一家开始收割粮食。

整个村子,甚至是整个乡,整个滁州的百姓,好像同时得到军令一般。

不到两日。

所有田间,都站着一群百姓,弯着腰,飞快的收着稻谷。

虽然滁州城有朱大帅这位真龙天子护着,龙神爷不敢给他们添乱。

但谁知道,那位龙神爷有没有打盹的时候?

万一下上一场雨,或是连着下上几天大雨,这些稻谷可就都得烂在地里了!

这些稻谷,可是他们一年的吃食,不能有任何意外。

每一家,都是能出动多少人,就出动多少人!

老者青壮不回晌午,在田间胡乱填饱肚子,继续收割稻谷。

哪怕是天黑后,一些眼睛好的人,胡乱吃了晚食,仍在田中摸黑收着稻谷。

不管再累,只有抓紧时间,将田地中这些粮食收回去,放在房间仓库内,他们才能彻底放下心。

滁州城内,朱元璋也带着一众兵将,亲自下地收粮!

收完军田之中的粮食,再帮着收百姓田中粮食。

至于马秀英,也带着一众妇人,蒸馒头,烙饼,给田中兵将们送饭送水。

而刘英和李善长这些官吏,不用下地干活。

但是,一个个也都带着一些官吏与学子,在各乡行走巡察。

哪里田中收割慢,需要派遣农奴或是兵将帮着收割!

或者,哪个乡,哪个村的收成如何?

每一个人,都忙的脚不沾地。

很快。

十天过去。

滁州的稻谷,都从地里收回。

其中,将近八成,都脱壳放进仓库。

这下,滁州城数十万人,都可以喘息一口气。

这时。

刘英派出的农科学子,还有一众乡长,也开始派人在各村,详细讲解田税的标准!

对于这些。

各村的百姓,也不敢怠慢,听的十分认真仔细。

听完,一个个直接眉开眼笑,连连称赞。

“分田之时,朱大帅就派人给俺们讲过如何收田赋!现在,再一细听,没想到这位朱大帅这么仁义!”

“是啊,这么一算,俺家收了五十六石的粮食,仅仅只需要交田税五石!”

“是啊,俺家只需交六石!”

“嘿嘿,俺家交七石!”

“张老四,你龟儿子家中今年发财了!”

“哈哈哈,你们也别羡慕俺,咱村中,谁家今年没有丰收?”

“哈哈哈”

打谷场的大树下,一群汉子围在一块,一个个算着算着,都忍不住乐开花。

交完田税,他们家中的存粮,不仅可以够他们吃上一年。

甚至,还能卖出去四五石的粮食!

“老叔公,朱大帅对咱们百姓这么好,咱们也不用再让乡长,或是朱大帅派人来催!

干脆,咱们自个将粮食送去城内!”

“咱自个带着粮食去交税?”

最中间的老者一怔,随即便一拍大腿。

“小六子说的没错,咱张家村也不是不知恩图报之人!

朱大帅给咱们分田,还收这么一点田税,还没有什么损耗。

咱就不麻烦朱大帅了,咱们村子各家将田税都准备好,咱村子各家出上一个汉子,带着粮食前去交田税!”

“老叔公,俺们听你的!”

“好!”

老者满意的笑了笑,再次说道:“不过,你们都给咱听好了。

给朱大帅交的粮食,你们各家都挑好的拿。

谁敢往粮食里面添一些砂石草棒,丢咱张家村的脸,咱绝饶不了你们!”

“老叔公,你放心,咱张家村没有丧良心的人!”

“就是,就是”

一众人纷纷保证了一番后,就开始散去。

回到家中,所有人都连忙准备粮食。

第二天,一大早。

七十多号汉子,押着马车,或是自个推着板车,组成交税车队,朝着滁州而去。

一路浩浩荡荡。

路过村子,当地百姓都是满脸好奇,上来询问。

听说是张家村主动给朱大帅交田税,顿时连连夸赞。

好样的!

朱大帅施恩给咱们,咱们百姓就应主动报恩。

于是。

滁州大地上,便再次刮起一道风。

不用麻烦朱大帅派人来收田税,咱老百姓自己带着田税,去找朱大帅。

另外。

这些上交的田税,都是上好的口粮,不仅没有掺杂任何杂物,甚至还有富余的。

听到下方官吏禀报。

朱元璋与李善长等人,顿时目瞪口呆。

老朱兴奋道:“

“回上位,正是!”

那官吏,也是激动满脸通红,“上位,外面黑压压一片,全是交田税的百姓与马车!”

“走,快带咱去看看!”

朱元璋再也待不住,快步往出走去。

一直来到城门外。

至于为何不让进城?

因为人数太多了,城内放不下!

黑压压一片,全是旁的收税官吏称重,交粮!

看着这一幕,朱元璋满脸喜色,“好啊!看来,今年咱滁州百姓们都大丰收!”

李善长心中更是惊憾万分。

“上位圣德!

下官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见到

以往,拿着钢刀长枪,逼迫这些百姓们,他们都死活不愿纳粮!

却是没想到,对于上位,这些百姓们,一个个还都满脸喜色,发自内心的欢乐!”

“哈哈哈哈”

朱元璋顿时哈哈大笑,心中得意万分。

百姓与官吏,就应该这般!

想着,他便朝着那些过称的官吏走去。

他要见一见这些带头纳粮的百姓,这些百姓大老远给他纳粮,于情于理,都得请这些百姓们,吃口热饭。

顺带着,正好问问这些百姓们村中情况!

若是,能问出一些贪官污吏,或是找出一些聪明伶俐的人,那更好!

直接让他们留在麾下,给他做事!

而对于朱元璋的做法,一众前来纳粮的百姓,自是喜不自胜!

朱大帅亲自请他们吃饭,还和他们谈话,甚至请他们去麾下做事!

这事只要说出去,他们能吹嘘一辈子。

甚至,他们家在整个村子内,都能整日抬头!